医美信息及知识服务平台

首页 > 美遇 > 正文

【科普】翼外肌的肉毒毒素注射研究-颞下颌关节疾病

来源:陈林海 2021-11-13
翼外肌起自翼突,止于下颌颈,其作用:牵引下颌骨,使下颌骨突出、凹陷(下颌骨开口)和侧向运动中,其肌肉纤维呈水平方向。

翼外肌起自翼突,止于下颌颈,其作用:牵引下颌骨,使下颌骨突出、凹陷(下颌骨开口)和侧向运动中,其肌肉纤维呈水平方向。

图片


    翼外肌功能亢进或不协调与某些病理条件的机制有关,如复发性颞下颌关节脱位、神经源性颞下颌关节脱位、口下颌肌张力障碍、翼外肌张力障碍,髁下骨折和髁状突骨折中的翼外肌痉挛、伴有肌筋膜疼痛的磨牙症、颞下颌关节咔哒声和中风诱发的三联症,可注射A型肉毒毒素,通过调节肌肉张力治疗相关疾病。


    对于翼外肌的注射,有口内和口外两种注射方式,但无统一的治疗标准和注射方法的介绍,一般都以经验性操作为主,对于位置的定位仍不准确,这需要进一步的解剖学研究与探讨。


    在解剖学的研究中,翼外肌肌腹分为(上腹部和下腹部)。翼外板距皮肤表面的平均深度为49.9±2.2mm。翼板外侧平均宽度为10.5±3.9mm。上颌结节与翼外板之间形成的翼上颌角平均为168.3±15.8度。翼外肌中点的上、下头部平均厚度分别为3.1±1.2mm和10.2±1.8mm。在插入蝶骨时,上、下头部的平均垂直长度分别为10.9±2.4mm和22.9±1.8mm。


图片


    基于解剖的研究表明,首先我们很难标准化口内注射的肉毒素治疗,因为口腔黏膜侧的进针点你很难定位,其次内往外注射深度较深,神经血管的损伤可能性更大,而且注射范围更加局限-上颌骨和冠突之间的间隙有限。


    基于上颌结节、耳屏和翼外板的位置定位肌肉,不基于皮肤和针之间的注射角度的注射技术,其口外注射的标准:

一只手在口内触诊上颌结节,另一只手进行注射,针(常用27号×50毫米)的入点位于耳前安全区内(位于耳屏最前点前10毫米),其尖端指向后部5毫米,高于上颌结节15毫米。将针穿过下颌切迹(sigmoid notch),直到尖端感觉到翼外板,然后后退2至3 mm,轻轻抽吸后注入药物,确保针不在任何血管结构内。

以注射翼外肌下腹部为主,因其直接插入翼外板,而翼外板和翼外肌之间没有其他解剖结构会被损伤。在这项技术中,了解蝶骨的解剖结构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的颞下表面位于翼外板的尾端。


图片

(左图)进针点位于耳屏最前点前方 10 毫米处,其尖端指向上颌结节后方 5 毫米和上方 15 毫米,针头穿过乙状切迹。(右图) 感觉翼外侧板后肌内注射到翼外肌的下腹


图片

蝶骨的颞下表面位于翼外板的尾端

   

    颞下颌关节疾病的患病率为 30% 至 75%,肉毒毒素注射翼外侧肌的临床意义在于:增加微创治疗的选择,尤其是在我们考虑更多侵入性治疗之前。这个标准化治疗的优势在于:1.非盲视下的注射,增加了安全性;2.基于既定的解剖标注(上颌结节、耳屏和翼外板),增加了有效性。其方法简述为:定位上颌结节后,将针尖对准上颌结节后 5 毫米和上 15 毫米。行针轨迹为穿过下颌切迹(sigmoid notch),直到尖端感觉到翼外板,然后后退2至3 mm。如下图所示,但作者的解剖研究标本均以白人女性为主,还需进一步扩大解剖研究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