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7月份开始,厦门市思明区卫生健康局开展了医疗美容专项整治。执法人员检查了全区58家医美机构,发现部分机构存在多个问题,目前已对6家医疗美容机构立案调查,其中,对不配合现场检查的两家门诊部重点约谈。
在此次专项整治中,卫生执法人员发现部分医疗美容机构涉嫌存在出租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违规开展美容贷、病历资料书写和管理不规范、消毒供应室操作和管理不规范、不配合现场检查等问题。
思明区作为厦门市的主城区,开放程度高,2015年放开医疗美容机构设置审批以来,医疗美容机构扎堆成立。截至7月底,厦门市90%以上的医疗美容机构设置在思明区,仅思明区管的民营医疗美容机构就达58家,其中医疗美容门诊部6家,整形外科门诊部33家,医疗美容诊所19家。思明区医疗美容机构数量大,经营成本高,受众增长有限,行业竞争激烈。
据悉,思明区卫生健康局将继续检查其余医疗美容机构,定期开展回头看检查,对违法行为发现一家依法查处一家,对医疗美容乱象保持高压态势,力争通过持续专项检查,彻底整治医疗美容行业乱象,为爱美人士提供安全优质的医疗美容环境,为“平安思明”“健康思明”提供有力保障。
专家观点
为什么医美机构都害怕检查?
“从来没被查出过问题的医美机构,不存在的。”联合丽格创始人李滨说,再规范的医美机构,都害怕检查;那些从前检查别人的专家,后来离开公立医院自己创业,也害怕。
李滨认为,“政府主管部门来检查医美机构,是对的,永远都对。”他还说,民营医美机构无论大小,从投资人到管理人员,从医生到护士,都有“检查恐惧症”,一旦遇到检查,卫监、药监、市监等主管机构,只要一来,必有问题。
他表示,大多医美机构整体上正规合法,并没有违规的主观故意,但是存在太多的不确定因素,“有些事情不被查到,就可以继续;一旦被查到,还要看执法者的解释,到底是否违规,机构从业者心里没底,比如在网上发布的科普信息,可以被认为是科普,也可以被当成变相广告宣传。”
李滨指出,医美行业存在一个悖论,一面是正规医美人整天提心吊胆地艰难度日,一面是黑医美日进斗金。“医美机构越规范,盈利空间越小,赚钱能力越差;越是规范的机构,越爱被查;越是灰色地带的机构,保护色越浓,生存能力越强;黑色地带的机构,只要不被抓,随便整;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继续整。”
李滨表示,医美属于消费医疗,具有消费属性,就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同时消费医疗具有医疗属性,但它与疾病医疗的社会属性不同,“不承认这种差别,或者是客观上不承认这种差别,结果就是行业管理上的混乱。”
今年4月,国家卫健委等八部委联合发文要求进一步加强医疗美容综合监管执法工作。对此,李滨表示,既然医疗美容行业引起了国家八部委的高度重视,就应该为医美单独立法或立规。
“借用疾病医疗的行业管控方式,存在管理上的问题和挑战不言而喻。当现有规则不能适应医美行业自身发展规律和要求,而且这些规则还是‘借’的,势必造成大多数业内中人不知如何是好;整顿也只能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不解决根本问题。”
扫描下面二维码,关注“美遇美合”公众号,免费领取医美电子书(每周五下午3点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