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20年中国医疗美容行业洞察白皮书》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医疗美容市场规模达到1769亿元,增长率高达22.2%;2019年中国医美用户1367.2万人,预测2023年医美用户达2548.3万人。
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20年中国医疗美容行业洞察白皮书》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医疗美容市场规模达到1769亿元,增长率高达22.2%;2019年中国医美用户1367.2万人,预测2023年医美用户达2548.3万人。

2020年4月,国家卫生健康委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美容综合监管执法工作的通知》,各地开始针对医疗美容行业的乱象问题进行整治。医美行业自律行动已经全面启动。
一家专业调查机构高级分析师说:“2019年中国具备医疗美容资质的机构约1.3万家,而非法经营的医美店铺数量超过8万家,
合法医美机构仅占行业的14%。”与此,再次引发了医美人对行业自律的关注,呼吁医美机构合法合规经营,推动医美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只有自律,抵制黑医美,才能促进医美行业的健康发展。医美机构应加大医生的技术培养、培育更多专业的医美从业人员、动员机构以更亲民的价格提供服务,这样才能发挥净化医美市场的作用。
据国际知名研究机构弗若斯特沙利文发布最新中国医美服务市场数据显示,受疫情影响,预计中国医美服务行业2020年整体增速将大幅收窄至5.7%,同比2019年下降13个百分点。
多位医美业内专业人士称,受疫情影响导致的增速放缓只是暂时的,随着疫情的逐渐好转,医美行业的发展会随之提速回温。
疫情后,很多医美机构为了保证客量不惜利用低价竞争,打起了价格战,但是最后忙完一个季度看报表傻眼,白忙一场。低价策略可以作为短期的引流手段,但长期这样下去,低价带来的不仅是亏损,由于本来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变成机械流水线后,客户的满意度也会减少,从而带来大量的客诉问题,最终影响的是整个品牌。
任何机构都不应该停止对医生的IP打造,打造医生的IP没有速成,一切都是围绕技术而服务的。技术为王,营销为辅,只有成功打造了医生的个人IP才能提高医美机构品牌的影响力。
全力打造可以被求美者识别的标签。通过标签化自己机构的品牌(整形医生),长期持续的在线上输出各种形式的内容,去积累势能,自然而然的就养成了机构品牌IP了。
不仅是医美行业,任何行业都不能脱离用户。医美机构将技术、口碑、服务整合为具有差异化的个人品牌是在疫后提升医美行业现状的关键性问题,也能赢得求美者的信任从而走出低价怪圈。
未来随着医美市场用户习惯逐渐养成,高单价及高复购率的特性加持,
医美产业将借着“颜值经济”这波东风,成为最大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