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省市出台了相关规定,进一步加强医疗美容监管工作和打击非法医美。成都启动医美规范安全培训,与医美机构年审挂钩,并且开通了医美正品防伪溯源平台;河南省出台了三级整形美容医院基本标准;重庆和成都针对医美机构开展“你点名我监督”异地交叉执法检查活动;北京八部门开展进一步加强医疗美容综合监管执法专项行动,对严重违法、犯罪的机构和个人要建立“黑名单”。
成都:开通打假平台,培训与年审挂钩
近日,由成都市医疗美容产业协会联合中国整形美容协会采购与供应分会(CSPSA)、美械宝医美正品B2B直卖平台共同打造的“选择正品拒绝‘三非’医美产品网络展播及溯源试点”正式开通,该平台将实现医美产品“防伪选正溯源”。
据悉,该平台一方面可以帮助求美者查询医美产品真伪,另一方面将基于溯源区块链技术,打造一套数据真实、信息安全、多方监管的医美正品溯源试点,从原料信息、生产信息、质检信息、出库信息、物流信息等多个方面实现全方位的防伪溯源。该平台目前支持“美械宝医美正品B2B直卖平台”公众号、微商城、APP等多种路径登录查询。
此外,成都市医疗美容产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为坚决打击医美“三非”问题,该协会面向社会开通举报热线:86118221,举报情况将定期形成报告提交到成都市医美相关主管部门,若情况属实,协会将配合多部门进行坚决打击。
此外,近期,由成都市医美产业协会、成都市整形美容质量控制中心等单位启动了为期一年的《医美规范安全专题培训》。该培训以网络视频直播的方式进行,共24期,要求成都所有医美机构全程参加,培训记录和学习考核将纳入成都市整形美容质量控制中心年度考核评分,作为医美机构年审参考材料。
河南:三级整形美容医院基本标准出台
近日,河南省三级整形美容医院基本标准出台。基本标准涵盖床位数量、科室设置、人员配备、医疗用房、设备配置和规章制度等方面。
河南省卫生健康委要求,三级整形美容医院的住院床位总数需要达到100张以上,美容治疗床达到12张以上,牙科综合治疗椅4台以上;临床科室至少要设有整形外科、美容外科、美容牙科、美容皮肤科、美容中医科、麻醉科。医技科室至少设有药学部、医学检验科、医学影像科、手术部、技工室、消毒供应中心、病案管理科;在人员配备上,三级整形美容医院基本标准提出,每床(椅)至少配备1.03名相关专业卫生技术人员和0.6名护士,至少2名主管护师资格以上的护士。每个临床科室至少有1名副高以上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的美容主诊医师,医技科室至少有1名副高以上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的医师,每个医技科室至少有1名中级以上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的医师。
在医疗用房上,三级整形美容医院每病床建筑面积不少于60平方米。病房每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6平方米。每牙科综合治疗椅建筑面积不少于40平方米,诊室每牙科治疗椅净使用面积不少于6平方米。每美容治疗床建筑面积不少于20平方米,每美容治疗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6平方米。同时,河南省卫生健康委也对三级整形美容医院的基本设备配置和规章制度进行了明确,要求三级整形美容医院病房每床单元设备,与二级综合医院相同,具有与开展的诊疗科目相应的其他设备等。
今年年初,河南下发的《河南省三级医疗机构设置规划(2020年~2025年)》已取消社会办医疗机构设置三级医院的名额限制,符合基本标准的医美机构可抓紧机会提质升级。
重庆:“你点名 我监督”异地交叉执法
为加强成渝两地卫生健康执法工作,加大群众监督力度,由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办、重庆市卫生健康综合行政执法总队和成都市卫生计生监督执法支队联合承办的2020年重庆市“你点名 我监督”暨成渝地区异地交叉执法检查活动8月2日起开展。
据悉,本次执法检查活动分为两个板块,分别针对医疗美容机构和游泳场所,邀请网友在相关媒体平台进行“点名”投票,统计确定网友“点名”数最高的机构和场所,由成渝两地执法人员开展异地交叉执法,并将检查情况通过媒体进行公示。
其中,医疗美容机构网上“点名”时间从8月2日持续到8月8日,邀请网友对全市所有医疗美容机构进行“点名”。“点名”结束后,确定网友投票数较多的前20家医疗美容机构和投诉举报较多的2家美容机构(包括生活美容机构),对其进行执法检查。
据了解,对于执法检查期间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将依法严肃查处。案件线索和检查中固定的证据材料将第一时间移交给当地卫生健康执法机构。同时,及时曝光违法行为,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威慑力,确保群众健康安全。
北京:将建立医疗美容严重违法“黑名单”
近日,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北京市公安局等八部门在全市开展进一步加强医疗美容综合监管执法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医疗美容机构、生活美容场所及个人非法开展医疗美容,持续整治各类涉医违法行为。对严重违法、犯罪的机构和个人要建立“黑名单”,并纳入社会信用体系。
据介绍, 专项行动旨在加强医疗机构特别是医疗美容机构,以及生活美容场所的自觉守法意识,严厉打击医疗美容机构、生活美容场所及个人非法开展医疗美容,持续整治各类涉医违法行为。今年11月底之前,北京市将集中进行排查整治,对重点地区的医疗美容机构、生活美容场所的经营行为,以及有线索的个人违法开展医疗美容活动进行集中监督执法;对医疗机构或其他单位及个人非法开展从业人员健康体检的行为调查核实,对所发现的违法行为依法查处。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要落实自我管理主体责任,按要求认真开展依法执业自查整改,及时报告自查整改情况;将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放在首位,依法依规开展诊疗活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具备法定条件不得开展诊疗活动。
专项行动期间,北京市将严肃查处医疗美容机构聘用非卫生技术人员、无资质外国医师、使用非备案非规范医疗技术等各种违法违规行为。严肃查处生活美容场所违法开展医疗美容活动的行为。严厉打击个人开展医疗美容活动的违法行为。严厉打击医疗机构或其他单位或个人非法开展从业人员健康体检的违法行为。严厉打击非法行医、危害药品安全等违法犯罪活动。对各类涉及非法行医、危害医疗安全违法犯罪活动“零容忍”。对涉嫌犯罪的案件线索,及时依法移送公安部门。相关部门将加大辖区内医疗机构许可、处罚等信息公开力度,对严重违法、犯罪的机构和个人要建立“黑名单”,并纳入社会信用体系,实施联合惩戒。北京市还将继续探索建立有奖投诉举报制度,拓宽投诉举报渠道,完善社会监督机制。
本文来源:中新网、央广网、新华网、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