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阅读
作为消费金融领域的热门消费场景,医疗美容行业始终吸引着消费者的目光。而在疫情影响下,医美行业从曾经高歌猛进,逐渐迈入了发展的岔路口。依赖于线下获客的医美分期业务,也在疫情的全面冲击下逐渐放缓了发展的脚步。
“先变美,后买单。”中整协发布的《中国医疗美容行业年度发展调查报告》显示,医美分期机构数量最多时曾超过1000家。而在粗犷的跑马圈地同时,也让医美分期机构陷入价格战和不断放松风控的恶性循环。在疫情影响下,逐渐回归理性的医美分期市场,亟待持牌消费金融机构规范流程做出表率。
一家负责任的消费金融企业,在面临突如其来的变化时,更应该承担起引领行业发展,助推行业规范化运营的责任。
事实上,对于医美分期整个行业风控机制都在加强,尤其在315之后,多家消费金融机构立即作出反应,回归理性的医美分期市场。
据报道,作为一家负责任的消费金融服务商,捷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捷信”)是开展美容分期业务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之一,捷信在刚进入美容市场时,便与诸多美容机构推出了多款分期产品。而在疫情的影响下,捷信选择暂时放缓这一业务,并对有关的合作伙伴进行排查整改,以便优化美容分期金融服务。
从全行业看,医美分期发展正走向规范,门槛也越来越高。只有拥有完善的风控体系,掌握优质医美资源,才能获得长足发展。
根据国际美容整形外科学会(ISAPS)的预估,中国医美市场在2020年有望突破3000亿。医美分期市场的发展前景尽管广阔,但仍需医美分期机构合规化运营,促进行业持续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