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美信息及知识服务平台

首页 > 美评 > 正文

70多家黑医美被查处,9家机构被约谈,10余省重拳打击非法医美

来源:医美视界 2020-07-24
近日,郑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9家医疗美容机构负责人进行约谈,发现有关问题40多项。西宁市对全市22家医疗美容机构整改情况进行专项稽查,发现还存在多种不规范问题。

近日,郑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9家医疗美容机构负责人进行约谈,发现有关问题40多项。西宁市对全市22家医疗美容机构整改情况进行专项稽查,发现还存在多种不规范问题。

今年4月,国家卫健委等八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美容综合监管执法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级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强医疗美容综合监管执法工作。该通知下发后,截至7月,上海、河北、湖南等10余省市有关部门纷纷出台相关整治方案,并开展了严厉打击非法医美专项行动。

郑州约谈9家医美机构负责人

西宁4家机构被要求整改

7月9日,郑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召开了医疗美容机构专项整治集体约谈会,对9家医疗美容机构负责人进行约谈,发现有关问题40多项,涉及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营业执照管理、物价等各方面,违法行为主要有价格未公示、个别器械超过有效期、发布虚假医疗广告、不按照说明书要求规定时限使用药品,不按照规定的温度储存药品、医疗器械等,违规行为主要有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管理不规范、使用的非特殊用途化妆品未备案等。

近日,西宁市卫生健康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局根据市卫生健康委《关于2020年西宁市医疗美容机构专项检查情况的通报》中的具体问题,对全市22家医疗美容机构整改情况进行专项稽查。截至目前,共计2家医美机构已停业整顿,2家美容中心处于歇业整改阶段。西宁市卫生健康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局卫生监督员对各医疗美容机构需做整改的问题进行逐项核对,重点检查了顾客登记、门诊日志及患者病历资料,发现医美机构存在主诊医师不在岗、门诊病历书写欠规范、医疗废物处置不规范等问题,并反馈至区卫生执法大队要求依法查处。同时,根据“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要求,对医疗美容机构负责人进行了普法宣传,要求其加强法律法规学习,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章、诊疗常规和技术操作规范开展医疗美容服务。

上海60多家黑医美被查

温州取缔13家非法机构

6月4日,上海警方会同上海市市场监管、药监、卫健等部门和医疗美容行业协会,针对医美行业违法违规乱象开展了深度排查,梳理出了一批违法犯罪线索,并于近日开展了集中打击行动,一举捣毁2个非法经营走私入境医美产品的犯罪团伙,查获未经国家批准进口的肉毒素、玻尿酸等医疗美容类药品和医疗器械14.7万支(瓶),查处了60余家无证医疗美容诊所,抓获犯罪嫌疑人40余名,涉案金额6400余万元。

40余名犯罪嫌疑人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今年以来,温州市各级卫生监督部门共检查各类医疗美容机构及生活美容院670户次,取缔13户次,立案15户次,累计没收药品、医疗器械货值14.23万元,罚没款22.23万元。


延伸阅读


 多省市公布医美整治方案

全国打击非法医美行动持续

在八部委下发打击非法医美专项行动通知后,各地有关部门纷纷出台相关医美整治方案。医美视界梳理发现,在全国各地开展的打击非法医美专项行动中,有的针对医疗美容机构,有的针对生活美容机构,也有的针对生美和医美机构同时开展监督检查,并且开展专项行动的持续时间也各不相同。

江西:重点检查医疗美容机构

4月23日,江西省卫健委,发布《关于开展2020年全省医疗美容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对全省各级医疗美容机构进行重点检查,具体内容为:(一)医疗美容机构执业许可和项目准入情况;(二)医疗美容机构医务人员从业资质情况;(三)医疗美容机构医疗管理情况;(四)医疗美容机构使用的麻醉药品和肉毒素;(五)医疗美容机构使用的医疗器械;(六)生活美容机构以及其他机构未取得相应资质开展医疗美容服务的行为;(七)无医师资质的个人开展医疗美容服务的行为以及未按照规定实施外国医师来华短期行医注册的行为;(八)医师到非医疗机构开展医疗美容服务的行为;(九)利用宾馆酒店、会所、居民住宅等场所违法开展医疗美容的行为。

 

河北:九部门联合严打非法医美 

5月7日,河北保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印发《保定市严厉打击医疗美容机构非法使用医疗器械、药品专项行动实施方案》,部署自2020年5月至2020年9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严厉打击医疗美容机构非法使用医疗器械、药品专项行动,维护广大消费者合法权益,保障消费者用械用药安全。据悉,此次专项行动重点打击医疗美容机构非法使用医疗器械和药品的不法行为,检查对象为医疗美容医院(门诊部)、医疗机构内设的医疗美容科室。

6月初,河北省卫健委等九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美容综合监管执法工作的通知》,强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具备法定条件,不得开展医疗美容服务。各地各部门要强化部门联动,健全部门间信息沟通机制,创新监管手段,严格监督执法,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严厉打击非法医疗美容,维护医疗美容服务市场秩序。

湖南:多市“亮剑”非法医疗美容

5月14日,株洲市卫生计生综合监督局召开打击非法医疗美容专项整治工作会议,要求各县市区集中组织对辖区内所有医疗美容机构和生活美容机构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全面清理整顿医疗美容服务机构,净化医疗美容服务行业,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的医疗美容服务。

5月28日,2020年度长沙医疗美容行业专项整治大会召开,会上对2019年长沙市打击非法医疗美容典型案例进行通报,并发布了《2020年长沙市医疗美容专项整治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确定2020年在长沙市继续开展医疗美容专项整治工作。

6月初,湖南衡阳市卫健委、市公安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下发通知,6月11日开始在全市范围内开展“2020年打击非法医疗美容专项整治行动”,查处一批大案要案,曝光一批违法机构,坚决有效遏制医疗美容市场乱象,促进医疗美容产业规范健康发展。

青海:开展为期2个月非法医美整治工作

5月29日,中新网记者从青海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获悉,青海省将开展为期2个月的严厉打击非法医疗美容集中整治工作。

青海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政策法规与综合监督处负责人介绍,为举一反三,严厉打击非法医疗美容活动,本次将对全省开展医疗美容的场所进行全面清理整顿,严厉打击医疗美容违法行为,切实维护民众健康权益。

甘肃:开展为期半年专项整治

6月1日,甘肃省也启动了医美整治专项行动,甘肃省卫健委等8部门联合发布了《甘肃省医疗美容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决定从6月至11月,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为期半年的医疗美容专项整治行动。整治内容包括:

一是规范医疗美容服务。重点检查医疗机构和从业人员资质;同时检查生活场所是否非法开展医疗美容服务项目和其他“涉医”项目,是否以“保健、养生”等为名欺骗、诱使、强迫消费者接受非法诊疗,谋取不正当利益等行为。

二是规范药品和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使用。重点检查注射用A型肉毒毒素保管、验收、领发、核对等制度;无菌和植入性等医疗器械产品的采购、进货查验、资质、使用记录、出入库记录等。

三是规范医疗美容广告发布。重点检查医疗美容服务机构是否取得《医疗广告审查证明》,媒体类型和内容与《医疗广告审查证明》及成品样件是否一致,是否进行虚假宣传及发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禁止的其他内容。

河南:启动医美监督执法专项行动

6月8日,河南省启动了医疗美容监督执法专项行动,将严肃查处医疗美容机构及医务人员违法违规执业行为,严厉打击未取得资质的机构和个人非法开展医疗美容的行为。

天津:市场监管委加强医美监管

6月初,天津市市场监管委向各区市场监管局转发了国家八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美容综合监管执法工作的通知》,要求市场监管部门贯彻落实文件精神,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加强医疗美容监管。

广东:八部门联合打击非法医美

 

6月初,广东省卫生健康委等八部门转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美容综合监管执法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级以上市卫生健康局(委)、党委网信办、教育局、公安局、商务局、市场监管局,广州、深圳、拱北、汕头、黄埔、江门、湛江海关加强医疗美容行业监管。

四川:多地联合多部门整治医美乱象

截至6月30日,内江市市出动卫生监督执法人员200余人次,对该市注册的各级各类医疗美容服务机构21家,抽查生活美容机构173家。针对发现的问题现场指导并下达卫生监督意见书97份,拟对10件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立案查处。对执法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督促责任单位限期整改,监督执法机构将适时开展监督执法“回头看”,确保打击非法医疗美容专项行动取得实效。

7月6日上午,阆中市卫生健康局牵头,组织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市教育科技和体育局、市公安局、市商务和经济信息化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工作人员,在市卫生健康局3楼会议室召开了全市医疗美容综合监管执法工作联席会议。市卫生健康局副局长周会平就专项工作提出了要求:一是要高度重视,各单位要明确一名分管领导具体负责;二是要摸清底数,各责任单位要密切配合,对全市登记和未登记的医疗美容机构及生活美容机构进行全覆盖摸排;三是要强化宣传,各部门要利用公众号、LED等进行正面宣传,引导群众安全美容;四是要形成联动机制,各责任单位要相互协作,密切配合,进一步规范医疗美容服务,净化医疗美容市场,维护就医美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全市医疗美容事业健康发展。

7月7日,眉山市彭山区卫健局、区公安分局、区商务局、区市场监管局等四部门按照眉山市5部门 《关于开展医疗美容综合监管执法工作的通知》工作要求,联合开展了一次的整顿医疗美容专项行动。

新疆:加强从业人员和项目备案

7月8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美容执业管理的通知,要求各地、州、市卫健委从医疗美容从业人员备案、医疗美容项目备案、主诊医生和医疗机构执业要求、医疗美容服务的质量控制、行政管理和监督等方面加强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