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医美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功能性护肤理念兴起,驱动了医用敷料市场随之持续扩张,高速增长。
根据Frost & Sullivan 发布的数据,从2017到2021年医用敷料行业一直呈高速增长状态,2021年市场规模已达近260亿元,且未来5年将继续保持25%左右的复合增速,到2027年将达到近千亿庞大市场。
需求上行,宣传推动,医用敷料市场快速成长
医用皮肤修复敷料,简称医用敷料,是用以覆盖伤口、疮及其他损害的医用材料,国家按照医疗器械品类进行分级管理,目前在医美术后修复等场景中的使用已相当广泛,有利于为使用者提供良好的皮肤修复环境,有效促进创面愈合。
医用敷料通常可分为贴片式和非贴片式,其中贴片式辅料是目前市场上的主流产品,更适用于皮肤修复,成长空间极大。根据标点医药数据,2019 年贴片式医用敷料中国市场消费量达到 3.37 亿片,2017-2019 CAGR 超过 40%。
目前医用敷料的用户主要有三类:
◆ 医美手术后皮肤受损、亟需修复的人群
◆ 追求功能性护肤的普通消费人群
◆ 具有痤疮、皮炎等皮肤问题的消费人群
其中,前两类的消费实力更高,是我国医用敷料市场的主要消费群体。随着医美行业的发展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医美术后修复和追求功能性护肤的消费人群推动我国医用敷料市场快速成长。
1、轻医美时代,术后修复需求增加
轻医美盛行的时代,作为医美术后修复的利器,医用敷料市场随之快速扩增。
医美手术后皮肤受损状态下,湿性、无菌、不含刺激性物质的环境更有利于皮肤镇定和创面愈合,因此医用敷料成为求美者医美术后修复的首选。由于轻医美消费者复购率较高,未来医用敷料的需求将随医美市场的发展不断增长。
我国医美市场相较于美国和韩国等医美产业成熟的国家而言渗透率较低,未来仍有广阔的成长空间。据相关数据统计,2021年中国医美市场规模为 1,891 亿元,过去五年复合增速为 17.5%,预计未来十年年复合增速约为13.8%,到2030 年市场规模有望达 6382 亿元。未来医美市场高速发展带来的庞大需求,将持续推动医用敷料行业高速扩张。
2、功能性护肤理念兴起,加速医用敷料需求释放
我国敏感肌发生率较高,平均每三位女性中就有一位是敏感肌肤,治疗需求市场庞大。由于医用敷料舒缓修复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契合敏感肌肤的皮肤护理需求,医用敷料获得越来越多敏感肌消费者的青睐。
同时,随着近年来市场教育的普及,消费者在选择皮肤护理产品时更加谨慎,产品功效性需求不断增加,因此快速高效、针对性强的医用敷料成为皮肤修复保养的最佳选择,需求空间广阔。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功效”在用户搜索筛选条件中排名第一。
3、营销宣传推动医用敷料需求爆发式增长
小红书笔记、明星带货和网红直播等网络营销模式让医用敷料消费需求爆发式增长。2017年,小红书上掀起了一股“医美面膜评测”的热潮。2018年,网红直播和明星带货让多款医用辅料品牌走进消费者视野。目前市场排名第一的敷尔佳就是凭借网络营销和私域流量的精准把控打造了明星大单品,使得企业快速发展壮大。
4、监管趋严,促进行业规范发展
由于消费者偏爱审批严格的医用辅料产品,导致很多化妆品企业以“医美面膜”、“械字号面膜”等名义进行营销推广,从2019年起行业鱼龙混杂,乱象频生。
从2020年起,国家药监部门着力整治行业乱象,定下“严监管”的主基调,进行了集中整治清理,促进了医用敷料行业的快速、规范发展。
医用敷料市场细分趋势
从原料上来分,医用敷料的核心材料主要可分为透明质酸、胶原蛋白和其他材料。透明质酸的优点在于补水保湿,胶原蛋白的优点在于创面修复,这两类高分子成分医用敷料相比化妆品面膜刺激性小,有助于医美手术后受损皮肤的舒缓和修复,以及在急性皮肤炎或皮肤屏障受损时为肌肤提供湿润、安全的无菌环境,降低感染风险。
1、透明质酸
透明质酸是目前医用敷料行业使用最广泛的材料,也是市场教育和消费认知最高的材料,其分子量小,易于吸收,在锁水保湿方面有显著的效果。
目前国内透明质酸医用敷料的头部企业是敷尔佳,敷尔佳开发以透明质酸成分为主的医用敷料产品,打造差异化优势,2021年销售额为 26 亿元,市占率为 10.1%,位于行业第一。
2021年透明质酸材料医用敷料市场规模为115亿元,占医用敷料行业整体的 44%,2017-2021年复合年均增长率高达 57%,未来五年有望继续实现 23%左右的增速。
2、胶原蛋白
胶原蛋白对皮肤创面的修复能力较强,它在护肤和医美上的应用早于玻尿酸,但由于成本和技术方面的原因发展比较缓慢。但随着近年来重组胶原蛋白技术的突破进步,胶原蛋白的优势不断凸显。
2021年胶原蛋白医用敷料的市场规模约为 73 亿元,占行业整体的 29%,预计未来五年复合增长率将维持在30%左右。
目前国内胶原蛋白医用敷料的头部企业是巨子生物,该企业深耕胶原蛋白领域多年,2021年销售额为 23 亿元,市场占有率为9%。
3、其他材料
除了透明质酸和胶原蛋白之外,抗菌肽、壳聚糖、富勒烯、硅酮等材料在医用辅料行业的应用也越来越多,成为医用辅料赛道的重点趋势。
◆ 壳聚糖具有天然抗生素的抑菌抗炎作用。在光电医美术后使用,能够有效减轻皮损,促进创面愈合,同时也能用于日常敏感肌的修复和护理。壳聚糖医用敷料效果显著,目前比较出名的品牌是美帕和瑞美创。
◆ 富勒烯以美白功效为主,目前在医美和护肤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东星生物和奥园美谷在富勒烯医用敷料方面都有所布局。
◆ 抗菌肽能够有效改善痤疮,治疗皮炎、湿疹,市场需求巨大,目前领跑抗菌肽赛道的是安德普泰旗下的护肤品牌芙清。
我国医用敷料市场竞争格局
我国医用敷料市场以国产品牌主导,竞争格局较为分散,前五大企业 2021年总销售额为 68 亿元,合计占据约 26.5% 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的敷尔佳占据 10.1%的市场份额,主要产品核心成分为透明质酸;排名第二的巨子生物占据 9%的市场份额,在胶原蛋白类医用敷料市场排名第一;其余公司市占率均低于3%。
透明质酸类医用敷料的领导品牌则是敷尔佳,胶原蛋白类医用敷料的领导品牌则是巨子生物旗下可复美和创尔生物旗下的创福康。其中敷尔佳和可复美的销量领先,2021 年天猫旗舰店销售额分别为 1.72 亿和1.62 亿。
从盈利能力来看,由于医用敷料的价格相比普通面膜而言较高,医用敷料行业龙头企业的毛利率可达 80%以上,净利率也在 45%以上,均高于化妆品行业的毛利率和净利率。而且有医用辅料的功效性和安全性,复购率一直呈上升趋势。举例而言,2018年至2021年,敷尔佳客户高频次(4 次及以上)购买人数占比显著提升,2021年1到9月线上直销的复购率达到36.21%。
高定价以及高复购率使得医用敷料企业实现了高盈利,吸引众多头部大企布局医用敷料领域,未来行业内竞争将进一步加剧。
同时,从政府监管层面来看,由于医疗器械敷料取得二、三类注册证所需的备案时间较长,且自从2020 年中以来,行业监管加严,对于已取得二、三类医疗器械的企业而言,未来行业集中度有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