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美信息及知识服务平台

首页 > 美遇 > 正文

高阶技术:前额中部动脉走行解剖研究

作者:作者L 来源:btxa独到 , 2022-11-10
Hey guys,真皮填充剂注射已被接受为面部年轻化的微创手术。前额是常见的填充剂注射部位之一。根据不同面部平面和部位的临床医生的经验,可以采用多种注射技术。尽管指南共识建议骨膜前平面进行注射,但据报道,这种平面注射后也有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例如局部栓塞坏死、视力障碍和脑梗塞。

——文章内容仅用于学术探讨,供医疗专业人士阅读

Hey guys,真皮填充剂注射已被接受为面部年轻化的微创手术。前额是常见的填充剂注射部位之一。根据不同面部平面和部位的临床医生的经验,可以采用多种注射技术。尽管指南共识建议骨膜前平面进行注射,但据报道,这种平面注射后也有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例如局部栓塞坏死、视力障碍和脑梗塞。

传统的填充剂注射被认为是凭经验的盲打。为了消除程序的限制,超声是一种有效的医学成像工具,用于明确重要的内部结构,甚至可以定位与软组织形态相关的填充剂的注射位置,将看不见的程序转化为超声引导的注射。此外,彩色多普勒超声系统还可以显示明确的血管定位和与邻近软组织的关系。出于这个原因,在注射前执行超声引导可能是预防填充剂注射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的有效工具。

前额区域,眶上动脉分为浅支和深支,在不同的面部软组织层中走行;此外,颞浅动脉额支(FBrSTA)越过颞嵴进入前额区,与眶上动脉吻合,提供辅助血供。本研究旨在调查与面部标志相关的前额中部区域的动脉分布和地形,为提高注射安全性提供适当的指导。

图片


材料和方法


01

参考线设置

对健康志愿者进行超声检查来研究前额区域,并对捐献的尸体进行解剖。在调查之前,参考线系统被确定为Y轴和X轴(图1),用于两种调查方法,如下所示:

图片

图1



Y轴:通过的3条垂直线

1.眼部内眦(FVL1);

2.中瞳(FVL2)和外眦(FVL3)


X轴:通过的3条横向线

1.眶上缘(FHL0:眶缘点),

2.前额突出点与FHL0之间的中点(FHL1:中额凹陷点),以及

3.前额突出点(FHL2)。


02

尸体解剖

在解剖之前将红色乳胶注射到颈总动脉中以允许动脉可视化。对19具泰国防腐尸体(男性11例,女性8例;年龄55-90岁)的39个半面的前额区域进行了细致的解剖。逐层去除每个面部软组织层以暴露眶上动脉(SOA)及其浅(SSOA)和深(DSOA)分支和FBrSTA。


对于参数测量(图2),在FVL1处分配编号0,并将位于FVL1和FHL0交点上方或下方的动脉点报告为正Y方向和负Y方向,观察每条动脉的距离如下:

图片

图2



1、SOA及其分支的起源和渗透点(图2A):

X轴:FVL1沿FHL0到动脉的横向距离

Y轴:FVL1和FHL0的交点到各点的垂直距离


2、各参考点SOA及其分支的走行(图2A):

X轴:FVL1沿FHL0、FHL1和FHL2到每个分支的横向距离


3.FBrSTA穿过颞嵴进入前额区的走行(图2B)。

Y轴:沿FVL1、FVL2和FVL3到FBrSTA的垂直距离


03

超声检查

研究招募了14名BMI正常(18.5-22.9kg/m2)的泰国健康志愿者(3名男性和11名女性;年龄范围为20-41岁),以及之前接受过整形/美容手术或创伤/任何面部的紊乱被排除在外。参与者仰卧在检查床上。使用带有高频线性阵列换能器(3-13MHz;L12-3E,迈瑞)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系统(DC-8,迈瑞,深圳,中国)进行超声检查。根据研究的参考线设计,沿着内眦垂直线将细金属棒连接到面部皮肤以指定FVL1线。彩色多普勒成像系统根据血流方向以红色和蓝色显示血管的走向。将带有超声凝胶的换能器沿垂直方向轻轻放置在前额区域以追踪动脉走行。然后,换能器被扫到水平方向并移动到包括FHL0、FHL1和FHL2在内的每个参考点水平。使用超声机内部离线分析软件检查动脉的直径和深度;此外,还确定了与周围结构的关系。


04

统计分析

描述性统计用于分析使用IBMSPSS统计软件获得的数据。t检验来比较性别之间的差异,同时数据正常分布。P值小于0.05时分配了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


结果

01

尸体解剖

前额中部主要由眶上动脉的浅支和深支供血,也有分布于面部不同层的FBrSTA供血(图3)。关于与参考线相关的动脉路线总结可见表1:

图片

表1

图片

图3

关于眶上动脉,在50%的病例(n=19/38)中发现了浅支。其中,在57.9%的病例(n=11/19)中从眶上切迹/孔发出,而剩下的42.1%的情况下(n=8/19)从眶上动脉发出。相反,在100%的病例(n=38/38)中发现深支,60.5%的病例(n=23/38)起源于眶上切迹/孔,39.5%的病例(n=15/38)起源于眶上动脉。通常,眶上动脉只有一个深支;尽管如此,在34.2%的病例(n=13/38)中检测到同侧双深分支作为内侧和外侧段。位于眶上切迹/孔周围并深至皱眉肌的浅支和深支的起源(图4A)。对于深支,与FVL1的横向距离为9.5+/-4.4mm,与FHL0水平的垂直距离为2.1+/-2.7mm(图4B)。

图片

图4


在眶缘水平(FHL0),与FVL横向距离的浅支和深支分别为17.6+/-4.9和9.1+/-4.9mm。浅支穿透皱眉肌和额肌(图5A-B)至皮下层后,与FVL1的横向距离为7.8+/-5.7mm,而与FHL0水平的垂直距离为11.5+/-6.5毫米。然后,浅支横向偏离到前额中部,FHL1和FHL2水平的横向距离分别为9.1+/-4.8mm和13.5+/-5.6mm。对于深支,它在FHL1水平也横向偏离到前额中部,横向距离为15.1+/-5.1mm,然后该分支穿透额肌至高于FHL1水平的皮下层。该动脉与FVL1的横向距离为18.1+/-9.6mm,与FHL0水平的垂直距离为26.6+/-6.8mm。然而,FHL2水平的横向距离男女显著不同(p<0.05),男性尸体的深支位于FVL1的横向(32.2+/-6.5mm)处,而女性则是(22.9+/-7.6mm)。

图片

图5:肌肉穿透动脉。(A)眶上动脉(DSOA)的深支在皱眉肌(CRM)下方穿过眶上缘并穿透在皮下层行进的额肌。(B)眶上动脉(SSOA)的浅支穿过在皮下层走行。FBrSTA,颞浅动脉额支;STCA,滑车上动脉;OOc,眼轮匝肌。



根据FBrSTA对前额中部区域的影响,在68.4%(n=26/38)的尸体中观察到该分支跨越颞嵴与眶上动脉吻合以提供辅助血液供应。它位于FVL3和FVL2点,垂直距离分别为31.6+/-11.3和36.4+/-9.9mm(图4C)。


02

超声检查

动脉和面部软组织层之间的关系以及测量参数总结在表2和表3,由于超声机的可检测灵敏度限制,可能无法发现存在的动脉或小于0.3毫米的动脉。然而,超声检查的主要好处是克服了传统的解剖,以获得与面部软组织层相关的动脉深度的准确定位。

图片

表2

图片

图片

表3

眶上动脉的浅支和深支(图6A)分别在28个双侧面部中的5个和18个可检测到。24个半面的FHL0水平大部分浅支插入皱眉肌,直径0.6±0.2mm,距皮肤深度7.3±2.3mm。而在18个双侧面中,位于该水平靠近骨骼的肌肉下方的深支,直径为0.6±0.2毫米。尽管如此,在这个水平上,男性(9.2+/-1.0mm)和女性(6.5+/-1.6mm)健康志愿者的深支皮肤深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此外,从皮肤到骨骼的深度(总深度)显著发散(p<0.05),男性健康志愿者的软组织(10.3+/-0.8mm)比女性(8.6+/-2.7mm)厚。

图片

图 6

浅支如上插入肌肉后,随后穿透额肌进入皮下平面而不是肌内平面,距皮肤的深度为4.1+/-0.8mm,直径为0.5+/-0.1毫米在FHL1水平。该动脉距皮肤的深度为2.9+/-0.8毫米,在FHL2水平处直径为0.5+/-0.2毫米。相反,深支仍然在肌内平面或骨膜上平面行进。

本研究还发现,男性(5.9+/-1.3mm)和女性(3.9+/-1.5mm)健康志愿者在FHL1水平上该分支的皮肤深度存在显著差异(p<0.05)。FHL1处从皮肤到骨骼的深度(总深度)也有显著波动(P<0.05),男性健康志愿者的软组织(7.8+/-1.2mm)比女性(5.5+/-1.2mm)厚。最后,眶上动脉深支位于FHL2水平,距皮肤深度3.4±1.5mm,直径0.5±0.1mm。


关于FBrSTA(图6B),它在42.1%(38个双边面部中的16个)中可检测到。大多数病例的动脉穿过颞嵴在FVL2水平附近终止;然而,该动脉的一侧面尽可能进入前额中部,到达FVL1。额支位于额肌(肌内平面),距皮肤的深度为2.7+/-0.6mm,在FVL3水平处直径为0.7+/-0.2mm。而在FVL2和FVL1中,距皮肤的深度分别为2.8+/-1.0mm,直径为0.6+/-0.2mm和3.1mm,直径为0.7mm。


图片


参考文献

1. Phumyoo, Thirawass, Jiirasutat, Nuttapatch, Jitaree, Benrita, et al. Localization and Topography of the Arteries on the Middle Forehead Region for Eluding Complications Following Forehead Augmentation: Conventional Cadaveric Dissection and Ultrasonography Investigation. J Craniofac Surg. 2020;31(7):2029-2035. doi:10.1097/SCS.0000000000006644.